乡村美容师

  在利津县明集乡马望片区,提起刘廷娥的名字,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是片区的“美容师”。细细了解才得知,原来,刘廷娥自2014年明集乡开始环境综合整治后,就自告奋勇地加入了保洁队伍,一直担任马望片区的卫生管理员。

  据介绍,马望片区辖10个行政村,保洁员24名,户籍人口6298人,占全乡人口的三分之一,按辖区人口计算,工作量是本乡其他三名管理员平均工作量的1.5倍。“我管的这个片区大,柴草多,基础差,开始时挺愁人的。”说起所负责的片区,刘廷娥坦言道。一进冬天,村民就习惯把棉柴拉回家,堆到自家门口,以方便烧火做饭。虽然方便了村民,却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为此,刘廷娥总是在群众往家拉棉柴之前,找每村的党支部书记反复在喇叭里宣传,坚决杜绝棉柴进村堆放。“现在我们都把柴草放在集中堆放点上,这样更安全更干净了。”中望参村党支部书记赵景俊说。

  俗话说,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难改变。过去村民习惯出门就扔垃圾,有的去地里干活,直接扔到村后的河里。特别是居住在村边、池塘边、沟边的少数群众,随手乱扔垃圾,这些垃圾比较隐蔽,难以发现和处理。“有时前脚刚清理了,后脚马上又扔上了,有时想想,真是不想干了。”刘廷娥说自己因为村民的这些坏习惯,一开始真有撂挑子不干的冲动。但生性倔强的她,觉得自己如果不干了,那村民的习惯和村里的环境更是难以改变。她说,作为片区长,她必须带头做好每件事,才能唤起村民内心改变的欲望。“有一次天气很热,我和街坊在屋后树荫下聊天,看见刘廷娥和俺村的保洁员一起拔草。我说你是这里的片长,让他们干就行。刘廷娥说片长才得带头干呢。”说起刘廷娥,西望参村的村民王爱玲说道。

  无论天气寒冷还是炎热,无论脏活还是累活,无论是在村内还是在路上,刘廷娥总是抢先干、带头干,只要发现垃圾立即清理。她这股劲头也感染了片区的村民,他们都开始自觉地注意起卫生,改掉了很多坏习惯。有时保洁员偶遇特殊情况请假,她就顶替保洁员清理卫生。马四村保洁员褚云海深有感触地说:“去年,我老伴得了脑血栓,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我们片长知道我有事,就每天帮我打扫卫生。”

  “保洁员很自觉,现在村民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俺工作也不费劲了,你看看现在多整洁。各村房前屋后铺上了地砖,种树的种树,种花的种花,路上也没有垃圾,看着心情就很好,俺们干起活来更带劲儿。”刘廷娥说起现在的工作,止不住脸上的笑意。

  (记者 吴文召 通讯员 丰永梅)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