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创新赢得未来
本网记者 李成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实现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引领,这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的目标,将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科技是第一动力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科技因素融入到我市工业转型、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市是传统产业大市,工业重化度高,转型压力大。近年来,我市编制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和技术创新路线图,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方圆等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东营成为国家铜冶炼与铜材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编制实施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专项,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新认定市级科技型企业63家,全市已达到34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家,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当前,科技不仅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在改善民生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去年,我市深入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城市水体治理项目重利三沟等水系水质明显得到改善,智能养老项目开发的智能养老床和服务系统受到很多市民的认可,秸秆高值化利用项目的辐射范围稳步扩大,统筹实施的科技扶贫专项行动,为全市精准扶贫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科技运用于经济的综合载体。2016年,我市积极推动科技要素和人才资源向企业聚集,让企业在人才科技工作中当好主角。设立了科技金融结合专项,继续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贷款贴息支持,争取到银行贷款2.47亿元,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环境更加宽松。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政府正把科技作为适应新常态的强大动力,企业把核心技术作为迎接市场激烈竞争的根基,全社会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成就梦想的机遇,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不断引领着经济的健康快速前行。
人才是第一资源
“在企业生产中,学历高的职工相对知识面宽、接受新知识能力强,一项相同的技术培训,大学学历的员工普遍比高中学历的学得快。这就说明,企业转型、产品升级关键在于人才。”王军委员表示。
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间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016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关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长期以来,我市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开创了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做好“十三五”时期人才工作,2016年,我市制定出台《东营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意见》,在聚焦人才管理体制、引进使用、培养支持、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并初步确定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等12个重点人才工程和具有东营特色的21条政策措施。
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领域,人才与产业对接的渠道不太畅通,难以实现携手合作,直接影响了人才市场的效力与作用。为此,我市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开展了高端人才对接系列活动,积极搭建我市与国家级人才服务机构的交流平台,实现了合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通过对接活动,与会企业与专家共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46项,截至目前有45项已进入到实质性洽谈阶段。
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2016年,我市召开了全市人才与科技奖励大会,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介进行了广泛宣传,还组织开展了第六批黄河三角洲学者、第四批黄河三角洲杰出人才奖等4个奖项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在全市营造了尊重、支持、崇尚高层次人才的浓厚氛围。实现了党委联系专家工作全覆盖,开展了以领导联系专家、党委联系企业、促进专家创新创业、督促专家服务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促”活动,营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人才红利”得到不断释放。
创新创业是第一源泉
大学生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伴随新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开放,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成为我市就业创业市场的一种新现象,激发着城市发展的无限活力。
一直以来,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中小企业,成活率一直不高,其中,厂房、资金、技术等难题,是限制年轻创业者的瓶颈。“企业发展有着自己的生态和规律,必然经历由大到小、由弱到强的过程。为了扶持初创阶段的企业,应该降低税收负担,出台优惠政策,真正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王宝玉委员说。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一些市场不灵的领域,仍然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去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微企业创新需求调研,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政策,重点推进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科技金融企业库、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一池一库一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引来了创新资源的汩汩活水。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支持,收益共享”的思路,加大创新创业品牌培育力度,呈现出一派创新创业的生动景象。产业园区更加注重创业环境的打造,持续降低创业门槛,培育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真正成为年轻人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孵化器。
目前,全市各类孵化面积达到76.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79家,创新创业承载能力日益提高。大学科技园承载能力增强,入驻机构达到350家,胜利科技创新园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区,黄河口生态科技城、长城创新港等县域特色科技园区启动规划建设,5个县区实现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