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本网记者 郑代玉

  服务业具有生产链条短、中间投入少等特点,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会有巨大推动作用,因而,服务业占比的大小,对于正处于经济转调中的东营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推动服务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东营已经有了目标和规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并就金融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科教产业、养老服务业、提升传统商业专门进行了部署规划。

  近5年来,东营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由24.7%提升为34.3%,增加值增长1.8倍。这一历史新高的数据说明,我市经济发展正逐渐摆脱资源型城市的牵绊,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转型升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服务业浓墨重彩的规划布局,让我们对东营服务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盼和信心。

  打牢基础促发展

  2016年,经济下行和油价下降,让我市境内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但在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资金支持下,企业融资环境大大改善,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中信、华夏、招商、浦发、民生、恒丰、光大、兴业银行……越来越多的银行看好东营的发展环境和前景,前来东营设立分行,市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达到了30多家。

  近年来,东营不仅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养老服务业、科教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成绩瞩目。为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我市制定了《推动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扶持、完善价格政策、加强用地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人才支撑方面给予了大力度优惠。2016年,全市更是坚持规模和质量并重、提高供给能力和扩大消费需求并举,强化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我市还专门设立了服务业发展基金,扶持服务业发展,同时强化金融支持、完善土地扶持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着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互联网开展销售业务的线上贸易企业达到19家,淘东营、金钊源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快速发展,进入电商产业园的企业达到60多家。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几年,我市持续筛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东营港仓储物流项目、金融商务区建设工程项目、黄蓝时代(国际金融港)项目、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孙子文化公园等,无不成为产业的亮点、城市建设的新星。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10.8亿元,42%以上的资金流向第三产业服务业。

  贾兆江委员说:“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科技服务一线的委员,尤其对如何为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感兴趣。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服务业的规划部署给我们打了一针兴奋剂,我对东营服务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转变理念促转型

  “淘东营”是一家立足于东营本地生活服务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2016年,淘东营获得了突破性发展。“淘东营”的成功运行是东营引导支持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营围绕传统服务业和石油装备业,充分发挥山东休斯顿石油装备交易中心、优卖网等电子商务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引领小微电商企业做大做强,适时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鼓励电子商务集聚式发展,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提供支撑平台。

  传统服务业转变观念才能迎来发展的春天。近年来,东营整个服务业都在经历着新观念的洗礼。

  走进位于东四路的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感受到我市服务业的魅力。这里已入驻企业近40家,涵盖广告、文化创意、互联网科技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产业,一些企业实现了从创意到创富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仅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启动了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府前大街金融聚集区等6个服务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投资规模超过15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100亿元,吸引入驻各类企业突破1000户,包括大连万达产业基地、红星美凯龙等国内知名服务业龙头。”一名来自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代表说,通过引入服务业聚集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重点产业聚集区,东城区块的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府前街金融聚集区、互联网电子产业园正在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未来,这三大重点区域将成为开发区服务业在全市“打先锋”“站排头”的试验田、先锋队。

  据了解,2017年,我市东营区、垦利区已成为“十三五”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5年内,试点区域将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聚焦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难点问题,着力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积极探索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的新途径,为全省服务业转型发展不断提供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生态旅游深开发

  东营区龙居镇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4.5万亩生态林场建设,不断壮大特色农业,做优特色农产品,重点发展以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目前,该镇已建成生态餐厅、农家乐、采摘园12家,可同时接待游客1万余人,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4000余人。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加强黄河口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抓好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支持地热开发利用,发展温泉旅游;加快培育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我市旅游业发展一直十分重视与生态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结合,相继打响“黄河人家”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推出“十朵金花”乡村旅游产品,先后有20家单位及个人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等国家荣誉称号,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56家、省级乡村旅游点117家。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就让宋连军代表很激动,他表示,郝家镇地处东营西郊,近年来更是着力加大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旅游一直都是郝家镇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郝家镇必将成为东营服务业的一块高地。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结合县区城镇体系及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建设15个特色旅游小镇,重点发展一批旅游特色村,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支撑乡镇旅游接待度假功能。同时,重点发展一批旅游特色村。实施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省级乡村旅游经营户精品培育工程,做大做响“黄河人家”、“鲁艺人家”、“渤海人家”、“吕韵人家”等乡村旅游品牌。到2019年,至少新创建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10个好客人家三星级以上农(渔)家乐。

  将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好,对生态旅游进行深开发,不仅仅是擦亮东营的一张靓丽名片,更能为百姓增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相信,随着这些务实措施不断落地,东营必将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

(责任编辑:王晓莉)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