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上楼房过大年
1月17日上午,记者驱车走在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附近的黄河大坝上,耳边不时传来鞭炮声。原来,近几天是杨庙社区二期七个自然村700余户村民搬新家的日子。
在杨庙社区二期一栋楼前,一阵鞭炮声响过,东范村的张玉玲和家人高高兴兴地将新家具搬上了楼,“已经拾掇好了,今年就能在楼上过年啦。”告别狭窄破旧的土坯屋,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张玉玲朗朗的笑声是发自心底的。在这栋楼东侧,许常义经营的家具店里前来挑选家具的顾客络绎不绝。前许村村民许广仁的儿子和儿媳正忙着选床,“其他家具都买好了,就差买床了。收拾好了争取在楼上过年。”走进许广仁的新家,沙发、茶几、餐桌等家具一应俱全,厨房和卫生间也收拾得干净明亮,电视柜上放着儿媳妇刚从网上买的55寸大电视。
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国家黄河南展工程需要,许广仁和四万户展区群众搬迁到黄河大坝的房台上居住。离开了曾经生活了近40年的5间土坯房和一个小院子,今年65岁的许广仁并没有觉得不舍,“现在多好,暖和又卫生。以前冬天取暖烧煤,做饭烧柴草,有时候晚上炉火灭了也不愿起身,一动更冷。”
杨庙新型农村社区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黄河南展区房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确定实施的一项为民办实事工程,覆盖董集镇沿黄11个村、1535户、4792人。一期工程4个村的群众已于2015年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二期工程于2016年11月竣工交房,群众目前正在搬迁,在全市率先整建制完成了房台村搬迁改造任务。
“农民住上了楼,下一步我们要发展新的产业让社区农民增加新的收入渠道。”董集镇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董集镇将杨庙社区的发展重点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沿黄生态旅游结合,打造成为一个引领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2016年以来,董集镇借助黄河南展区房台村搬迁的时机,下大力气加快东营西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带动、入股分红、低保兜底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2017年,董集镇将重点推动金岸花园乡村旅游综合体、黄河南展区民俗文化、温泉小镇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农民在家门口成为新的产业工人。
“搬完了吗?”“都收拾好啦。”“分完房我就搬进来啦。”……走在社区里,不管是忙着搬家的,还是到社区广场出来遛达的,人们的脸上笑开了花。(记者 李怀苹)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